
作为一位经常面对写作deadline的职场打工人,《易稿平台》上线之初就引起了我的兴趣。说是「从草稿生成成稿的神器」,听起来好像有点理想化。为了不盲目信传言,决定花三天时间亲自试一试这玩意。
我先从它的「文档生成」入口下手,《易稿平台》主打帮助用户基于输入内容快速生成初步稿件。我只用了几个关键词和简单的结构大纲——“产品说明会纪要 + 结构:开头总结/主体分三部分/结尾重点提炼”,系统还真生成了一个条理清晰、语言自然可读的基础稿。对于日常需要写会议摘要、项目小结的用户,这功能直接省下至少一小时。
界面逻辑简洁,操作友好度加分
从功能菜单来看,《易稿平台》设计走的是极简主义。首屏直接呈现「输入-生成-导出」的标准流程入口,操作几乎无脑,对新手来说友好度很高。即使是不经常接触智能文本辅助软件的用户(比如我的爸妈辈写个年终总结)也能够在5分钟熟悉操作。而且整个生成等待时间不超过30秒,页面上还有简洁的“等待加载效果”提示——虽说是细节但体验加分。
适用场景广泛,但不等于万金油
使用过程中我发现,《易稿平台》比较适用于结构化明显的文档类型。如报告类、总结性材料、产品说明这些文本内容,《易稿平台》都可以帮你把骨架立好甚至加上内容点缀。但它在“创意发散型”写作方面就比较薄弱了——比如写诗?我试图生成一首现代派的中文朦胧诗,结果是“有点通顺但缺乏美感的段句拼贴”。
自由修改+输出选项实用
生成稿完成后支持直接在编辑区域内逐句增删,并自带建议语调整、语法纠错的小按钮。这有点像是结合了「草稿生成功能 + 简化型编辑建议器」两个工具。而且它提供多格式导出方式:.docx/.TXT/.PDF 都没问题。尤其对上班族来说,Word直接能用,基本不耽误汇报。
综上来看,《易稿平台》适合写稿过程中“最艰难的那个第一步”——即快速搭出基础内容、减少无从下手的时间压力。对于结构明确、语言得体但创作思路有限制的场景,它的价值确实被体现出来了。不是万能写作助手,但对于大多数人,它是一个“不会失望的好工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