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服务于自然科学、交叉科学及高技术领域的学术资源与情报服务平台,整合全球科技文献、专利、数据等资源,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情报分析及公益学术服务。平台支撑科研全流程需求,累计管理 1.36 亿篇论文、9100 万专利等数据,助力科研创新与战略决策。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中科院旗下的国家级学术支持机构,以 “知识服务 + 战略情报” 为核心,通过构建全球科技资源网络与分析体系,为科研工作者、政府机构及企业提供文献保障、情报研究及开放科学服务,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知识传播的综合性学术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主要功能
功能模块 | 描述 |
---|
学术资源检索 | - 支持跨库检索中外文文献(1.36 亿篇论文、9100 万专利),提供期刊分区表、学位论文库等特色资源; - 集成 PubScholar 公益平台,免费获取开放科学文献。 |
科技查新与引证 | - 提供科技项目查新、成果鉴定及论文引证分析服务,生成 SCI/SSCI 期刊影响因子报告; - 支持 EndNote 等文献管理工具,辅助参考文献规范管理。 |
战略情报研究 | - 发布颠覆性技术、能源领域等研究报告,跟踪全球科技政策(如欧盟创新绩效报告); - 提供黑土地保护、海洋产业链等专题情报动态,支撑国家战略决策。 |
科研辅助工具 | - AI 工具:AI 辅助论文写作、SciExplorer 科学计量分析平台(数据可视化); - 开放平台:ChinaXiv 预印本发布、慧科研全流程管理系统(项目申报 - 成果管理)。 |
数据资源服务 | - 管理 448 万条科技项目、1800 万机构数据,支持科研数据长期保存与共享; - 提供全球科技基金监测、专利分析等数据库,助力技术创新。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如何使用
- 资源检索:通过首页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如 “人工智能 + 材料科学”),筛选文献类型及时间范围;
- 查新服务:登录 “科技查新” 板块,提交项目名称及技术要点,获取查新报告;
- 情报分析:在 “研究报告” 栏目下载领域趋势分析(如 “智能隐身材料发展态势”);
- 工具应用:使用 SciExplorer 分析学科热点,通过 ChinaXiv 发布预印本研究;
- 数据获取:申请权限后访问专利分析数据库,导出技术关键词共现图谱。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应用场景
- 科研项目申报:学者检索领域文献,利用查新服务证明研究创新性;
- 技术创新决策:企业研发团队分析专利数据(如无人机技术趋势),规避侵权风险;
- 战略政策制定:政府机构参考 “国外战略动向简报”,规划科技合作策略;
- 学术成果传播:研究者通过 ChinaXiv 提前公开成果,提升国际可见度;
- 跨学科研究:利用 “黑土地保护” 等专题情报,整合农业、生态多领域数据。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适用人群
- 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研究院所学者,需文献检索与情报分析支持;
- 企业研发人员:科技公司从业者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如集成电路发展);
- 政府决策者:科技管理部门人员参考战略报告制定政策;
- 研究生群体:撰写论文时查找核心期刊文献,使用引证工具优化参考文献;
- 科技爱好者:通过公益平台获取开放科学资源,自学前沿科技知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优势总结
- 资源权威性:整合中科院核心资源,覆盖全学科领域的高质量学术文献;
- 情报专业性:深耕科技战略研究,提供颠覆性技术等前沿领域深度分析;
- 工具智能化:AI 辅助写作、科学计量分析等工具提升科研效率;
- 服务全链路:从文献检索到成果发布的闭环支持,适配科研全周期需求;
- 公益开放性:PubScholar 等平台免费开放,降低学术资源获取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