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门招聘》实测揭秘:广告人专属招聘平台真的够专业吗?

《广告门招聘》实测揭秘:广告人专属招聘平台真的够专业吗?

前阵子帮我们公司找一个创意文案岗位的候选人,HR让我推荐靠谱的招聘渠道。试过了几个主流平台之后,效果不尽理想——很多简历都是泛投的,明显跟广告行业的专业度不对口。最终在同事的推荐下,我们尝试了《广告门招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上手,没想到整个筛选过程和候选人素质真的有明显提升。

这是一次真实试用后的小结,《广告门招聘》主打的是广告行业的中高端招聘服务,定位非常精准,但具体有没有真本事?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内容生态与用户资源

平台的一个核心亮点是“用户圈层”的精准性。广告行业的中高端从业者不少在这里挂牌,很多人在资料中都明确列明了自己的案例、服务品牌以及创意方向。这种基于专业社区的招聘生态确实为匹配效率加了很多分。
更关键的是,《广告门招聘》上的简历大多来自有主动曝光意愿的求职者,而非广泛投递“撒网式”简历,大大节约了用人方的筛选成本。

功能设计的贴心之处

它的筛选逻辑非常适配广告行业的需求:比如可以根据项目经验、擅长媒介(传统 /social 数字等)、团队类型(品牌agency、digital、media等)做快速过滤。还支持案例关键词搜索——想找到一位有“元宇宙广告营销”背景的朋友?输入对应关键词就能精准拉名单,这一点非常有竞争力。
相比之下,市面上的大众平台则完全靠“求职岗位名称”来抓关键词,无法精准还原一个创意人员的专业匹配。

使用过程的一些小遗憾

虽然核心体验不错,但仍有些短板需指出。比方说HR侧操作界面较为基础,默认筛选维度不够灵活,需要自行多标签嵌套才能精细查找。另外,《广告门招聘》的付费会员套餐体系目前还不够清晰,价格和免费内容边界有点模糊。非会员能查看的人才池深度有限,容易让用户感觉体验不完整。
但这些功能上的问题,并不妨碍它是目前行业垂直招聘的一个好选择。

值得什么样的公司尝试?

如果你是中小级别的广告团队,想找有作品有实力的专业人选(特别是策略策划岗、创意、客户管理等),《广告门招聘》的匹配能力非常到位;如果你的预算有限、但需要专业精准的HR资源,它比综合平台靠谱得多。
大厂可以当作一个高端渠道做辅助猎聘,而自由创作者和求职中高层的人选也非常适合在它上面主动运营曝光,获取对口机会。
不适合的类型是:对成本过于敏感的小公司(尤其创业前期),或仅需简单HR筛选的职能类工作岗,比如前台/行政等,这种岗位可能投错平台。

综上,作为专注广告圈层多年的品牌方出品工具,《广告门招聘》的确把专业和匹配做到了行业一线水平,是广告从业者不容错过的求职跳槽/招募利器之一。我们后续也会将它继续列为重点人才招募通道之一。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